:: 中国醉梦娱乐网--国际时尚在线 » 社区论坛 » 【娱乐钩沉】

 10  1/1 1
 
阿尔法线
内参记者披露朱.镕基上台始末
0 0 [楼主] [只看楼主]
性别:保密 状态:离线 阿尔法线
头衔:新闻记者
等级:元帅
在线:250小时40分
经验:41342
虚拟货币:$113980
人气:1760
发贴:17904
精华:1
金元宝:101000
    一向以写内参闻名的人民日报著名记者凌志军也刚刚出版了一本新著《1990~2002年中国实录》。在书中,一向以敢写高层政治人物内幕的他,首次披露了朱.镕基许多不为人知的政坛秘闻。事实上,尽管朱rong基已经远离公众视野多年,但关于这位前总理的话题,却一直是民间热议的焦点。这位以“只说真话”为己任的前总理和以“敢言人所畏言”的内参记者,这一次,他们到底又各自说了些什么?

官方内参记者首次披露 朱rong基上台始末

  1998年春天,新任总理朱rong基发誓“不管前边是万丈深渊还是地雷阵,我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时,世界与十年前li鹏就任总理的那个时候相比,已有很大变化,与五年后他声明自己无心恋战即将去职的时候,也相去甚远。

他相信自己胜券在握

   在朱rong基成为总理之前的十几个月里,中国经济虽然已经渡过了最危险的暗礁,却还没有迎来朝霞满天,更说不上是风平浪静的港湾了。

  1997年春天,他在这边宣布“软着陆”已经实现,得意之情就像一个驾驶着毛病百出的飞机摇摇摆摆回到地面的机长。可是才过了三个月,就有消息说大事不好——泰国宣布泰铢不再与美元挂钩。接着泰铢大幅贬值,股市一落千丈,银行纷纷倒闭。“分明是一场金融危机嘛。”他这样说。

  东盟国家的自由贸易机制现在成了疾病传染媒介,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都被感染上了,连印度也不能幸免。然后又扩张到太平洋的整个西海岸,把韩国、日本、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全都扫荡了一遍。到后来,连俄罗斯和南美也受了牵连。

  在地图上看看这条曲线就会知道,“风暴”在中国大陆的海岸线外面绕来绕去,总算没有登陆,中国也不像周围的国家那样焦头烂额,不过,麻烦也挺多:经济增长率下降,商品零售额下降,失业人数又增加了。

  这正是让朱rong基头疼的事情。商品过剩,东西卖不出去,工厂就没有办法继续生产,没有办法给工人发工资,也没有办法归还银行的贷款。这不正是在中国周围转来转去的“金融风暴”时刻窥伺的机会吗?

  他已下定决心阻止这场风暴登陆中国。

  由于朱rong基让中国成功地“软着陆”,国内舆论已经产生对他的依赖,他能理解这个局面。同样能够理解的是,如果他现在不能够阻止“金融风暴”的登陆,人们还是会认为他的新政失败了。

  到亚洲金融风暴发生9个月后,也即他就任总理的这个月里,他相信自己胜券在握。

  1998年3月5日,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踌躇满志地走进人民大会堂的时候,人人心知肚明,朱rong基就要取代li鹏成为总理了。

  正式的选举还要等两个星期以后,不过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金融风暴”的团团包围之中,人们都觉得只有这个人可以依赖,甚至连那些对他持有最尖锐的批评态度的人,也不再置喙。

  危机中需要强者,如同乱世出英雄。

  就像一叶深陷在狂涛巨浪中的小船,那些惊慌失措的船员都知道,只有强有力的人才能带领他们逃生。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危机的逼近的确是帮了朱rong基的忙。这个人根本用不着收买人心,已是人心所向。

  “本以为他得罪很多人,得票不会高的”

  朱rong基出任国务院总理,是在3月17日。他得到了2890张选票(只有29个人反对他,另外有31个人弃权)和连续三次掌声。

  人民大会堂里的掌声雷动,乃是会议必有的情节,通常只有热烈气氛而不能引起人们内心的激动,因为那是台上和台下的一种默契。

  但是这一回显然不同。投票程序尚未开始,2000多位代表只听到江ze民主席提名朱rong基出任国务院总理,当即鼓起掌来。等到大会主持者胡.锦涛宣布投票结果的时候,会场上再次爆出掌声。然后,上午10:40,高音喇叭里面响起一个声音:“朱rong基被批准为国务院总理”,掌声第三次响起。

[发表时间:2011/9/12 13:22:51] [访问:1665次]
阿尔法线
新闻记者

0 0 [2楼] [只看作者]
性别:保密 状态:离线 阿尔法线
头衔:新闻记者
等级:元帅
在线:250小时40分
经验:41342
虚拟货币:$113980
人气:1760
发贴:17904
精华:1
金元宝:101000
    此后好几天,这三次掌声成了国内外报刊津津乐道的话题,记者们对掌声持续时间的描述也是长短不等——从“三十秒”到“数分钟”,总之可以恰如其分地说是“经久不息”,就像潮水似的,一浪高过一浪,未肯止息,以至胡.锦涛几次想要继续下面的程序又被掌声打断。然而最重要的是,这掌声完全发自代表内心,而非事先的安排。

  朱rong基低着头,面色沉静平和,眼睛里没有了往日那种咄咄逼人的光芒。他也许是希望用这种方式使掌声尽快停下来。但是,代表们执拗地不肯停。

  每一个人都在等待着朱rong基的回应。在中国人眼里,党的领袖人物在这局面中的标准风范,应该是昂首挺胸,高.瞻远瞩,挥动巨手,既有力又和缓。可是一个两鬓苍苍的官员这时候说:“他可千万别做出那种领袖样子,要不可就糟了。”正说着,就见他站起来,双手合十,微微地躬身前倾,向全场致谢。还好,这人还是一副凡人姿态,没有伟人风范。

  掌声依然不息。在会议大厅二楼的记者席上,媒体记者和工作人员纷纷起立鼓掌。

  “真是想不到。”一个名叫钟闻一的香港记者说,“我本来以为他得罪了很多人,得票不会高的。”一个自称连续十年采访人代会的记者说他“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热烈的场面”。另外一个更老资格的记者说:“我看到过,那是在周恩来时代。”

  假如记者们有机会评选十年以来人代会上最热烈的场面,那么无疑就是此刻,可惜他们没有这个机会。他们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写消息,却为找不到朱rong基的“镕”字而发愁。

  这是那个中午中国人最频繁地使用的一个字,可是所有计算机汉字处理程序当中都没有。《说文解字》说它的意思是“冶器法也”。《辞海》说它是铸器的模型。《现代汉语词典》把它作为“熔”的异体字,放在一个小小的括号里。就从这一天起,“镕”字人人皆知,这与这个字本身的释义无关,而和这个人有关。有些人还要在这中间寻找“冥冥之中的天意”,说他的名字就表明他是上天派来治国安邦的。

“政府太庞大,把财政都吃掉了”

  大会闭幕这天,北京天气骤冷,白天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下,地面上覆盖着薄冰。上午11:00,li鹏的车子开走了,朱rong基留下来,举行了他就任总理以来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

  朱rong基走进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满面春风,后面跟着他的四个副总理。几百个记者用目光迎接这个人的到来,没有期待中的掌声。他们在等着他发表就职演说,就像江ze民和li鹏在几个小时前做过的那样。

  他没有发表就职演说,不过,一开始讲话就很精彩。他似乎懂得吸引公众的奥妙不在于说些没有错误又没有用处的大话,而在于真情、机敏、幽默,有个性,以及不失时机地造成某种戏剧化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1/9/12 13:25:41]
阿尔法线
新闻记者

0 0 [3楼] [只看作者]
性别:保密 状态:离线 阿尔法线
头衔:新闻记者
等级:元帅
在线:250小时40分
经验:41342
虚拟货币:$113980
人气:1760
发贴:17904
精华:1
金元宝:101000
    他说他很喜欢看“凤凰卫视”的节目,后来这家电视台的那位年轻漂亮的女主持人——吴小莉,果然有机会站起来提问,请他说说自己的“心路历程”,这让在场的记者都为之一振。

  就像他迄今为止生命中的许多篇章一样,这次演说也具有悲剧气氛。不过,人们总是被悲剧感动,喜欢为悲剧鼓掌,当他说出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时候,记者席上掌声响起,连外国记者也在鼓掌叫好。

  他还说了一些一针见血、纯粹朱rong基味道的话。“为什么不能实行科教兴国?因为政府太庞大,把财政都吃掉了,吃饭财政。”他把手一挥:“本届政府决心精简机构,减掉一半人。”

  他说完了,向记者摆摆手,转身走了。记者用掌声送他出去。在这种场合,他们通常是不鼓掌的。他们把这看作一种工作会议,担心鼓掌会影响了自己的客观公正。可是新总理的魅力把这些苛刻的善于挑剔的人都吸引了。

  这倒不是他特别棒,而是由于共.产党的官员中如此富有个性的人实在太少。电视上把这个人的音容笑貌直播出去,老百姓看了也不禁神往。他们编了一个新歌谣,到处说:“rong基!rong基!rong旧基,铸新基。”

  这一天,香港股市上涨323点。

  《人民日报》连续两天都是彩印,上面刊登江ze民、li鹏和朱rong基的照片。三个人微笑握手,一副亲密无间的样子。这是向世人昭告,至少未来五年,中国是一个“三驾马车”的局面。

“叫我什么东西,我都不高兴!”

  一篇文章说,“它被任命为中国总理,应是中国之福”。

  一个名叫关愚谦的作家,想起七年前朱rong基访问德国时的一次演说,德意志帝国第一任总理俾斯麦的一位后人当场感叹:“像这样轻松、有生气又有实质性的谈话,我们已经久违了。”

  七年以后,另一个德国人,德国《商报》驻北京的记者赛德力兹,在此次记者招待会之后承认,“朱rong基闪烁着知识分子的智慧,有着一下就能抓住你的心的气质”,“谁见到他,都会受他感染”。

  美国副财政部长萨默斯见了他一面,就说他的“智商系数高达二百以上”。

  还有一篇文章干脆说,“这个人怎么不早些当中国总理?”

  毫无疑问,西方人喜欢随和、幽默、机智和具有开放态度的政治家。但是朱rong基最令西方人叹为观止的地方还不在这里,而是在于,当邓.小平已经不在人世的时候,他的出现使得所有人都对中国的未来放下心来。有如《汉堡日报》所说:“一个卓越的总理将领导庞然大国前进。”

[发表时间:2011/9/12 13:28:46]
阿尔法线
新闻记者

0 0 [4楼] [只看作者]
性别:保密 状态:离线 阿尔法线
头衔:新闻记者
等级:元帅
在线:250小时40分
经验:41342
虚拟货币:$113980
人气:1760
发贴:17904
精华:1
金元宝:101000
    改革后出现的大量失业、不安全感和群众的不满、亚洲经济危机等等,给中国带来不少困难,“朱是唯一可以把中国如此混乱的经济理顺的中国人。朱.镕基本人的标志,就是‘现代化的中国’”。美国有个爱德华集团,是个很大的金融财团,它的金融专家预测:“朱.镕基的成就,将使他成为伟人。”

  中国这边,还没有人把他叫“伟人”。不过,此公已有很多绰号:“铁腕总理”、“朱老板”、“铁血宰相”,这些还都算是客气的。《汉堡日报》的大字标题直接把他称做“DerBoss”,这在德文中的意思类似于北京话的“头儿”,叫西方人说出来,就有很亲切的意味。

  可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无保留地赞扬朱.镕基的成就、思想和品格。

  如前所述,过去几年他所持有的经济主张,已经多次被人指责为“私有化潜行”,后来则更进一步把他叫做“经济沙皇”,或者“中国的戈尔巴乔夫”。

  他是尝到过做“右派”的滋味的,所以心里明白,这样的用语意味着他在那些人的眼里已经成为政治上的敌人。有如1960年代把刘少奇叫做“中国的赫鲁晓夫”、1970年代把邓.小平叫做“邓纳吉”。

  这使他不得不作出反应。

  “对于外界叫我‘中国的戈尔巴乔夫’也好,叫我‘经济沙皇’也好,叫我什么东西也好,我都不高兴!”他阴沉着脸对几百个中国和外国的记者说,这是那一天他唯一有些失态的时刻。

最大的“地雷阵”是官员队伍

  1998年3月11日,朱.镕基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参加湖南代表团的讨论,看到拥有官员身份的代表依次发言,就知道都是事先的排定,于是询问有没有农民在场。

  的确有个农民代表,但被排在最后,会议主持者还告诉他如果没有时间就不要说了。可是现在朱.镕基打断那些官员的话,把这位农民叫到前边。

  “这里都是干部,我听不到普通代表的意见,”朱.镕基对那农民说,“你们那里的情况怎样?”

  那农民果然直截了当:“收费的太多,还有警察,收钱的事就干,不收钱的事就不管。”

  朱.镕基听了大为恼火:“农民的负担太重,还要乱收费,你们于心何忍呀!”

  但是除了向属下官员呼吁恳求动之以情,他却没有任何行之有效的办法。直到五年以后本届任期将满之时,他仍然认为“农民负担太重”是他最为头疼的问题,而且痛感无能为力。这也表明仅仅依靠官员集团的道德戒律和良心发现,根本无法解决制度的弊端。

  这一年,朱.镕基遇到的情形也挺怪。接任总理获得了异乎寻常的胜利,他有能力,有个性,胸怀大志,不肯随波逐流,在全国人.大代表中间又获得压倒多数的支持,此后要做什么,应该比他当副总理的那些年更加得心应手。

  可是不然。朱.镕基当时以为,只要他的政策符合民心,也就当然地能够获得干部的支持。以他多年所接受的党的教育来衡量,这种判断理所当然,他要求属下官员把“讲真话”作为守则,还对几百个记者表示他是不会惧怕前边的“地雷阵”的。

  可是朱.镕基却没有想到,他面前的最大的“地雷阵”不是别的,正是官员队伍。

  朱.镕基是中南海里最尖锐地斥责官员腐败无能的人。他们中正在弥漫“报喜不报忧”的风气,整天歌舞升平,不知危险正在降临头上。

  东南亚的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极大困难。“今年外贸出口增幅要下降十几个百分点,使国民收入下降两个百分点;乡镇企业下降,使国民收入下降一个百分点。”朱.镕基这样警告他们。可是这些官员根本不愿理解其中含义。

[发表时间:2011/9/12 13:30:19]
阿尔法线
新闻记者

0 0 [5楼] [只看作者]
性别:保密 状态:离线 阿尔法线
头衔:新闻记者
等级:元帅
在线:250小时40分
经验:41342
虚拟货币:$113980
人气:1760
发贴:17904
精华:1
金元宝:101000
    朱.镕基的话并不比江ze民说得更加严厉,可是他说话的方式和口气却又截然不同,语气尖刻,毫不留情,没有余地,这让官员们难以接受。当他指责那些地方官员是“把杭州作汴州”的时候,就让人觉得他本来不属于他们圈子里的人。

“你们可怜可怜我吧”

  但是这位总理低估了这个圈子对于人的销蚀和同化的力量。

  他说新疆那边的棉花全都积压,要不了几年就会成为废品,而山东却在走私棉花。于是他跑到山东的官员中去,说他希望山东能够“大踏步地后退”,去购买新疆的棉花,“我给你补贴打折,你们可怜可怜我吧”。看到山东人不理他,又连连感叹“管不了啊”。

  他又要求湖南的一群官员不要在农民身上增加苛捐杂税,甚至用哀求的口吻说:“你们给我一点面子好不好。”

  举出这样一些小事就可以明白,朱.镕基对面前这个庞大官员队伍的某些风气既愤怒又无奈。

  这时候他已拿定主意,要拿国务院开刀。

  朱.镕基把很多时间用在官员身上,希望他们不要阻碍他的新政。

  他把国务院的60多个部长一个一个找来,告诉他们,他打算把国务院的部门大大裁撤,还要减少300个部长和副部长、1900个司局长和副司局长,把国务院的3万工作人员减少17000人。

  部长们心中忐忑,问朱.镕基什么时候做这件事,他说立刻就做。

  于是大家开始叫苦不迭,都说自己的部门如何如何重要,为国家所必需,不能撤销。只有胡.启立——此人在1980年代是党的政治局常委中最年轻的一个——对朱.镕基的计划做出积极反应,同意撤销自己领导的电子工业部,还说自己早就打算辞去部长职务了。

  这让朱.镕基这位新总理感到失望。旁人处在这个时候,也许会悬崖勒马,不再提这件事。可是他不是这样的人,就像他自己说的,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整个国务院里人心惶惶,官员全都不知道将有一个怎样的明天,这和西方大公司宣布裁员以后雇员的心情没有什么两样。

[发表时间:2011/9/12 13:35:07]
阿尔法线
新闻记者

0 0 [6楼] [只看作者]
性别:保密 状态:离线 阿尔法线
头衔:新闻记者
等级:元帅
在线:250小时40分
经验:41342
虚拟货币:$113980
人气:1760
发贴:17904
精华:1
金元宝:101000

   延伸阅读<<

 

朱.镕基总理的十大魅力

  中国高官退休后,淡出公众视野,时下已成常例。而“朱.镕基热”依旧风靡全球的现象,颇耐人寻味。民众依旧关注着他:海外有关他的多种语言版本传记或论着,总是一版再版;国内2009年出版《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发行25万册的首日(即9月2日)即被抢购一空。8年来,民众依旧以各种方式,去表达对这位前总理的无比崇敬之情。

    或许,历史总是在偶然中暗含着相似性,中国又到了新一轮改革的十字路口。曾几何时,“朱氏改革模式”已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冷与热、胀与缩依然制约着中国的经济;而分配问题依然严峻、医疗改革依旧举步维艰;官员依旧腐败、政府公信力仍持续着下降、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有发生,等等,等等,这些“中国问题”依旧困扰着中国。这一系列的问题,足使人陷入了沉思。“朱.镕基热”久热不下,这或许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毋庸置疑,“朱.镕基热”传达着一种信心,一种鼓励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不惧险阻,继续大刀阔斧地推动改革进程的信心。

  在中国,身为行政首脑,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真是太多太多了。尤其是想做个出色的总理,则真是太累太累了。当年倍受人民拥戴的周总理就是这样。而离开政坛八年之久的朱总理,想必有同样的感受。

  没关系,“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群众的眼睛永远是雪亮的,他们是历史的真正见证人。由人民书写的历史,自会客观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

  事实上,中国的百姓,对朱.镕基的感情是充满温情和敬意的。毕竟,百姓最认可的国家领导人,是那种充满人格魅力且能办实事办大事的领导人。那么朱.熔基究竟有哪些人格魅力呢?我想,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心底无私,亲民爱民

  记得朱.熔基在一次国务院党组的生活会议上曾感慨地说:“还有两个月,我将结束在政坛的生涯,感想万千:感受最深刻、最难以忘怀的是,人民的期待和厚爱;最痛苦、最难以剖白的是,违背自己的誓言而从政了。”

  且看他是怎么自我评价的。谈到“功过”,朱熔基说:“个人功过,我自己有一本帐,人民有一本帐,工作过的地方、部门有一本帐,中央也有一本帐。对于功过、得失,我还有何求呢!我即将离开政坛,不但老矣,也够累了!我会在临别的时候,向党、向人民交个底:朱熔基就是这点本事和能发挥的作用,对于一切批评、指责、反对意见,我都能容纳,相信历史会作出结论的。我是相信历史、相信人民的乐观主义者。”

[发表时间:2011/9/12 13:39:05]
阿尔法线
新闻记者

0 0 [7楼] [只看作者]
性别:保密 状态:离线 阿尔法线
头衔:新闻记者
等级:元帅
在线:250小时40分
经验:41342
虚拟货币:$113980
人气:1760
发贴:17904
精华:1
金元宝:101000
    作为大国总理,心底无私天地宽,其胸襟与气魄,足让人高山仰止。

  为此,2003年的3月6日,特立独行的《南方周末》用一期的全部的版面向朱.镕基致敬,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能够让《南方周末》这份生存在中国极具影响的报纸,用整整一期的版面专门向一个特定的政治人物致敬,这也算是给了朱.镕基的一个极高的客观评价。

  二、铁面无情,高调反腐

  “反腐败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绝不能姑息养奸,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的一口,无非是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

  ————在查出陈.希同贪污腐败案后,朱.镕基极为震怒地说。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朱.镕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谁能真正反腐,谁就能征服民心。朱.镕基做到了。 他的反腐动作,可谓雷厉风行,毫不手软。有人这样评价朱.镕基:“老百姓的清官,腐败分子的阎王爷。”1998年3月,朱.镕基刚刚出任新中国第五任总理,便在中央一次反腐败会议上说:在反腐败问题上,中央是有决心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无法长治久安。”

  不久,他在查出陈.希同案后极为愤怒地说:“反腐败,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绝不姑息养奸,准备一百口棺材,也有我的一口,无非是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长久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九八洪灾”,朱.镕基直接怒斥长江干堤为王八蛋工程。当香港报纸报道朱.镕基常常拍桌子,瞪眼睛时。朱.镕基毫不讳言:“桌子拍过,眼睛瞪过,但是对贪官污吏,我从不对老百姓拍桌子,瞪眼睛”。

  朱.镕基在任五年,贪官污吏为之闻风丧胆,腐败分子因之胆战心惊。

[发表时间:2011/9/12 13:41:58]
阿尔法线
新闻记者

0 0 [8楼] [只看作者]
性别:保密 状态:离线 阿尔法线
头衔:新闻记者
等级:元帅
在线:250小时40分
经验:41342
虚拟货币:$113980
人气:1760
发贴:17904
精华:1
金元宝:101000
    三、强势改革,忍辱负重

  朱.镕基在任时,其信贷调整、汇率并轨、稳定物价、阻击东南亚危机几乎获得了毫无疑义的广泛赞誉,但是其国企改革、国有银行改革、加入WTO曾饱受争议。

  确实如此。受民众最钦佩的是朱推行的货币政策,当时,硬是全力支持香港打退了大鳄索罗斯的疯狂进攻。但说到国企改革。这个步骤有点生猛,常人没有这样的胆略与魄力。改革的阵痛,势必阻力重重。让城里的下岗工人放下面子,自力更生,前例闻所未闻。

  可以说朱.镕基在此类改革上尝尽了红脸,当时有不少人无法理解与接受。不过,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朱.镕基破釜沉舟的国企改革,就没有现在国企、民企效益第一,竞争第一的意识。

  有人曾形象地总结“如果说毛泽东改变了中国的奴性的话,那么朱.镕基则改变了中国人的惰性”。

  四、 扞卫主权,凛然正气

  “我想提醒一点,在日本所有的正式文件中从来没有向中国人民道歉过,在一九九五年村山首相笼统地向亚洲人民表示歉意,但是在所有的正式文件中都没有向中国人民道过歉,因此不能说中国没完没了地要求日本道歉,道歉不道歉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但我们希望你们考虑这个问题。”

  ————2000年10月14日朱.镕基总理与日本民众对话 铁腕人物,扞卫主权,历来受人敬重。

  2000年,中新社纽约三月十五日电今天清晨七时许,纽约一家华语电台广播了朱.镕基总理答记者问等一段铿锵有力的谈话:“ 谁要是搞台湾.独立,就没有好下场。我们能够允许自古就属于中国领土的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吗?绝对不能!中国人民一定会以鲜血和生命来扞卫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尊严!”言辞强硬,凛然而威。

  记者会上,当西方记者尖锐地提到所谓“政治捐款”、“窃核机密”之事时,朱总理辛辣讽刺却又不失幽默:“你们也太小看我这个总理了,中国有1450亿美元外汇储备,要贿赂什么人的话,至少拿几个亿出来不是问题,几百万美元的“政治捐款”,那也太少啦。还有,刚才你们的市长夫人给我提了个很好的建议,今年是新中国五十大庆,我们将要举行阅兵式,展示中国人自己研究、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导弹。”

  总理举重若轻侃侃而谈的话语中透出自信,透出毋庸置疑的说服力,举座动容,叹服之情,溢于言表。

[发表时间:2011/9/12 13:46:06]
阿尔法线
新闻记者

0 0 [9楼] [只看作者]
性别:保密 状态:离线 阿尔法线
头衔:新闻记者
等级:元帅
在线:250小时40分
经验:41342
虚拟货币:$113980
人气:1760
发贴:17904
精华:1
金元宝:101000
    五、刚毅自信,不卑不亢

  如前所述,亦能说明这一点。我们翻阅《朱.镕基答记者问》这本书,发现这种魅力无处不在。有待指出,这本书并非是他新写的着作,而是人民出版社根据他接受很多记者采访的内容的一个汇编。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敢于直接面对各路记者,尤其国外记者各种不同的刁钻问题。

  他的伟大在于:直言不讳回答一个又一个敏感的问题,能够言之有物,能够机智幽默,能够不卑不亢。从而,既彰显了一个大国总理应有的自信特质,也彰显了一个正在走向开放的中国的自信魅力。

  六、外柔内刚,见情见性

  不是所有的优秀政治家都是性情中人,也不是所有性情中人都是优秀的政治家。而既优秀又富有率性而为的特质的政治家,无疑更高涨自己的人气。

  典型的例子有两个片段。一则是朱.镕基参加纪念李富春、蔡畅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的表现。当时,朱脱开稿子动情地说:“我1952年11月份到国家计委,因为工作关系,我当时能够见到富春同志,能够参加高层会议……我那时参加工作不久,确实感到如饥似渴向老同志学习啊……”说到这里,外刚内柔的朱.镕基哽咽了,场面异常感人。

  一则是洛杉矶希望中文小学的小朋友们给出访的总理鲜花场面。当这些小朋友手持红花红绸活泼可爱地跑上舞台,亮出衣服背后红色大字:“南加州华侨欢迎朱爷爷”的时,朱总理情不自禁,热泪夺眶而出。

  七、才气横溢,低调恬淡

  朱.镕基的才气,集中体现于书法、演讲及戏曲弹唱等。他严于律己,举世皆知。他不题词、不受礼、不吃请、不剪彩、不批条子,除非情非得已。

  他能够一天之内,三次即席演讲,面对不同的对象,抑扬顿挫,或娓娓如叙家常,或铿锵直斥谬论;或热泪盈眶、真情奔泻,或声色俱厉、绵里藏针。声情并茂,使人不觉之间已酣畅淋漓,“三月不知肉味”。 论京戏弹唱,如《甘露寺》、《搜孤救孤》到《乌盆记》更是信手拈来。

  如此才华,居然不肆张扬。退休后的他深居简出,生活异常低调。大多时间都闭门谢客在家读书,不再于公众场合露面。他最大的原则,就是不谈工作。他明确表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甚至还常以“一介草民”幽默自称。

  离开中南海的朱.镕基,并不固定在北京居住。他去过上海,去过湖南,也去过广东。但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外地,每当一些地方官员礼节性地来访时,心直口快的朱.镕基总是开门见山先行表态:不谈工作!

[发表时间:2011/9/12 13:48:41]
阿尔法线
新闻记者

0 0 [10楼] [只看作者]
性别:保密 状态:离线 阿尔法线
头衔:新闻记者
等级:元帅
在线:250小时40分
经验:41342
虚拟货币:$113980
人气:1760
发贴:17904
精华:1
金元宝:101000
    八、真才实学,虚怀若谷

  中国从来不缺政治人物,处处皆是,但极其缺少富有真才实学的政治明星。我们翻阅相关资料,发现:1947年,年仅19岁的朱.镕基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就读于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在当时报考清华大学的众多湖南籍学生中,他的考分最高,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一进校就能拿到奖学金。理科出身的朱.镕基,文才见长。从他雄辩的口才中我们亦能领略其风采。

  尽管如此,他仍坚持终身学习。政治家的气质中,又有浓浓之书卷气。集学者与政治家于一身,愈显得气质逼人,卓尔不群。

  九、廉洁奉公,洁身自好

  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我廉,民不畏吾能而畏我公。公生明,廉生威。又云:贿其物也,则吏背其公利而圆其私利也,此教之所以必废而不行也”,朱.镕基从上海市市长到共和国总理,始终牢记这些古训,视为座右铭,并身体力行之。

  2001年朱.镕基在辞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时,面对5000清华师生,告诫道:“每个清华人都负有责任,建设这个国家。为学,要扎扎实实,不可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要落身后骂名。”

  十、 生逢伯乐,大器晚成

  一个人,纵然你怀经天纬地之才,纵然是千里良驹,如果你始终遇不见赏识你的伯乐,千里马照样骈死于槽前。

  朱.镕基可谓大器晚成。年轻时生逢于乱世,中年时,又有“右派”经历。乃至40多少的他,仍是个副科级干部。朱.镕基的政坛发展史,纯粹没关系、没后台的发展史,他完全靠自身实力一步步沙奔而来,用格林斯潘的话说,“其智商至少有200”。尤谙熟于经济。这样的实力派,老百姓自然拥戴之。

  后来,朱.镕基能够进入中.共权力核心,多亏的是邓.小平点名提拔。1992年10月19日,朱.镕基在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上连跳四级,由中央候补委员一步跨入中南海内的权力核心——成为中央政治局七名常委中排在江ze民、li鹏、qiao石、li瑞环之后的第五号人物,这全仰仗邓.小平的力主推荐。

  1998年春天,朱.镕基迎来了他的政府首脑时代,在中国改革的攻坚阶段,他率领新一届中央政府义无反顾地冲进改革的“深水区”。才华峥嵘,百姓服膺,于是朱.镕基的能力及声望,自此,闻名于天下。

  结语

  我反复读过《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反复在咀嚼文字背后的深度思考。书中主人公面对中外记者的经典语言,读起来依旧是那么心底无私,大气磅礴。

  可惜,当下社会精英,无非自誉为古之所谓之“士”,不仅与世同浊、偕众而醉者比比皆是,甚至不少人还是“先天下之浊而浊”,愿意尽力争取的只是一己之名利而已。

  “朱.镕基热”之所以持续看涨,则是因民众内心深处,“目极千里兮思贤良”。

  为政者倘能多一些担当的精神,多一些改革的勇气,多一些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那该多好。

[发表时间:2011/9/12 13:52:16]
阿尔法线
新闻记者

 10  1/1 1
快速回复主题:内参记者披露朱.镕基上台始末
按此举报本站违法信息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08000330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