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醉梦娱乐网--国际时尚在线 » 社区论坛 » 【娱乐钩沉】

 1  1/1 1
 
林楠
60年前他就提出了雄安新区,至今有人还欠他一句道歉
0 0 [楼主] [只看楼主]
性别:女 状态:离线 林楠
头衔:新闻记者
等级:元帅
在线:78小时40分
经验:-7908
虚拟货币:$3854060
人气:-13925
发贴:3237
精华:1
金元宝:100980


就在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于河北设立雄安新区,此举被称作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新区的位置之所如此重要,是因为2000多万人口的首都北京,除了要将行政副中心搬到通州,还要将产业转移到雄安新区,让它真正专注于大国首都功能。 让一个国家的首


醉梦网消息:雄安新闻网报道。就在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于河北设立雄安新区,此举被称作“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新区的位置之所如此重要,是因为2000多万人口的首都北京,除了要将行政副中心搬到通州,还要将产业转移到雄安新区,让它真正专注于大国首都功能。

让一个国家的首都,专注于政治文化中心的功能,在中心之外建新城承载其他功能。这一城市规划建设思路,其实早在60多年前,就已经有一个人提出过。

 

只是,他的建议非但没被采纳,自身还遭到了极不公正的批判。

 

这个人,就是梁思成。


建政之初,梁思成被任命为,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梁思成一生致力于古建筑研究保护,面对着有近3000年历史的北京,他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

 

灿烂的文化、皇家古建、四合院、胡同、老城墙…这些都是中国古文化的象征,也是北京城的底蕴和门面,如何将古建融入到新城规划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然而有一天,市长彭真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对梁思成说:“希望将来,从这里望过去,处处都是烟囱。”

 

梁思成听了大吃一惊梁思成认为,北京是古代文化建筑集中的城市,不应该发展工业,把北京建设成美国华盛顿式的风景优美、宁静和谐的政治文化中心。

 

他参照日本对北京的规划,描述了皇宫、城墙、牌楼在夕阳下优美的景色。

 

为此,梁思成对北京城市规划,提出五点建议:

 

1 .首都应作为政治文化中心,而非工业中心。

2 .限制城区工业发展。否则将导致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人口剧增和住房短缺。

3 .保存紫禁城,尤其是古建筑城墙、城楼。

4 .旧城内新建筑高度不得超过三层。

5 .城西建设南北轴向的新政府行政中心。

 

他四处游说、讲利害关系,甚至为拆毁古建筑痛哭流涕。

 

然而当时苏联专家,坚持要北京以天.安门为中心,并要求扩建天.安门广场,建造翻版的克里姆林宫及红场,以便公众集会和游.行。

 

而在梁思成的构想之中,如果在城西沿着南北轴向,建设一个政府的行政中心,既能进行重要的新城建设,又不破坏古城原有的中轴线。

 

既可以保护北京的古老建筑,又不会给新城埋下臃肿的隐患。可最后,5条建议里面,只有保护紫禁城被接受。

 

 

当时,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直接闯进彭真办公室与其争辩。彭真不懂美学,也不懂建筑,见林徽因气汹汹的,就说:“这是毛主席的指示,毛主席说城墙是封建象征,是皇帝用来挡农民的。党与人民心连心,不需要墙。”

 

林徽因说:“那也不要拆呀!可以把它改建成环城公园,在城墙上栽花、种葡萄籐,再放上长椅,在各处修登城墙梯道,在交通要道开口通车,这样,北京市民皆可在此休息娱乐,又可淡化封建象征!”

 

显然,梁林二人保护古建的苦心,当时没有人能够体会。

 

 

梁思成设想的北京城

 

1953年,左安门被毁;1954年,庆寿寺双塔被毁;1956年,中华门被毁;1957年,永定门、广渠门、广安门、朝阳门被毁;1958年,右安门被毁;1965年至1969年,东直门、宣武门、崇文门、安定门、阜成门、西直门、元城墙被毁。

 

盲目改造,粗暴肢解,大卸八块,随意糟蹋,东单和西单的牌楼也消失了踪迹。

 

 

1959年,为扩建天.安门广场,中华门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被拆除

 

 

迄今惟有正阳门、德胜门、钟楼得以部份保存。

 

 

城墙、牌楼、护城河全都消失了,这座经历了多年战火,八国联军没有拆毁,日本侵华没有拆毁的伟大古城,最终毁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梁思成曾在1957年写了篇文章,他说拆了北京的城墙,拆了北京的城楼,就像挖他的肉,削他的皮,他说对古建筑物这样的一种粗暴无情,让他无比的痛苦。

 

但是此时的梁思成已无能为力,他所能做的,只有在每一个牌楼被拆时,赶到现场,看它最后一眼。

 

 

与夫君一起致力于古建筑研究和保护的林徽因痛心地说:“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当时肺病已重的她,忧心如焚,喉音沙哑,如杜鹃啼血,句句深情。这位歌咏人间四月天的才女,再也不忍卒睹这毫无美感的世界,在抑郁中病逝。

 

 

没有人比梁林夫妇,更珍爱这片土地上的古建,在饱受战乱的岁月里,他们一直冒着生命危险,研究和保护中国的古建筑,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新首都的诞生,居然要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

 

积淀着中华文明的古老建筑,不止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也是全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罗哲文曾说:“如果那片古城可以存留至今,那将是世界上惟一得以完整保留,规模最宏伟、气势最磅礴的,历史文化名城,就连今日之巴黎、罗马,也难以企及。”

 

 

而更讽刺的是,那时候,在与彭真争论规划问题时,他曾无比心痛地说过:“在这些问题上,我是先进的,你是落后的,50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 

 

 

怎么能不相信梁思成呢?

 

他是可以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交给中国古建的人呐。

 

 

梁思成 1901 年在日本东京出生时,是父亲梁启超因“戊戌政变”失败后流.亡日本的第三年。

 

童年时代的梁思成在日本华侨学校上学,在父亲的影响和督促下,梁思成自幼就攻读《左传》、《史记》等古籍,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良好的基础。

 

辛亥革命后,他随父母回国,11岁的梁思成在北京崇德国小及汇文中学读书。

 

14 岁进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这是一所留学美国的预备学校。梁思成在学习期间,不但学业优秀,而且兴趣广泛。他爱好美术和音乐,经常为校刊画插图,被聘为美术编辑;他参加学校的合唱队、军乐队,担任过乐队队长和第一小号手;他还爱好体育,喜欢踢足球......

 

五四运动时,他是清华学校“义勇军”等爱国组织的中坚分子。1923 年,梁思成去天.安门广场参加二十一条国耻日的纪念活动时,在途中被军阀金永贵的汽车撞伤,左腿骨折,使他留学美国的事宜不得不推迟一年。 

 

1924 年,梁思成终于可以赴美国学习,同去的还有林徽因,他们一同入费城宾州大学学习建筑,并从三年级课程读起。

 

梁思成在美术学院建筑系,由于建筑系不收女生,所以林徽因注册在美术系,但是她仍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梁思成(右一)与林徽因(左三)

 

在 1910 - 1930 年,梁启超把思成、思永、思忠、思庄先后送往国外学习,这期间梁启超与子女有密切的书信来往,共给他们写了 400 余封家书。

 

梁启超对子女们读书、写字、学习课程,选择学校、专业和职业等等各方面都给予指导,但从不强迫命令。

 

他与孩子之间除父亲与子女之情外还是亲切的导师、知心的朋友。孩子们也向他坦诚地诉说学习和思想上的困惑,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不解的问题及个人前途的选择,这一切梁启超均能逐个给以详尽的解答并予以鼓励。

 

这一切的交流与教诲,都为梁思成的人生成就奠定了基础。

 

留学期间,梁思成经常向父亲传达自己在学习上的困难、进步和心得,甚至与林徽因闹了别扭也会找父亲述说。

 

梁思成刻苦好学,他自己说是用“笨功夫”到图书馆博览群书,研究古代历史,参观古代文物,同时会把著名古建筑一个个的画下来。

 

1927 年,梁思成获得硕士学位后又去哈佛大学学习,在准备进行“中国宫室史”的博士论文时,他感到研究工作不能光在书本中寻找资料,必须得到实践中去考察研究,于是梁思成决定离开哈佛。

 

在与林徽因于加拿大渥太华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后,梁思成赴欧洲参观古建筑。

 

梁思成(后)、莫宗江在李庄营造学社绘图的场景

 

1928 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回国,同赴东北大学任教,并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一年后,林徽因从东北回到北平,在协和医院产下一女,取名梁再冰,意为纪念同年去世的父亲梁启超(梁启超的书房雅号为“饮冰室”)。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梁思成举家迁到北平。

 

他加入了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并担任法式部主任,从此投入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期间,梁思成、林徽因与学社同仁开始对中国古建筑展开系统的考察与研究。

 

1930 - 1945 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共计考察了全国二百多个市、数以千计的古建筑,并且对其中大多数建筑进行了精细测绘。他们考察测绘的古建筑,囊括了由汉至清的许多重要遗存,梁思成得以在此基础上大致廓清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

 

很多古建筑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的认识,并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大石桥、武义延福寺、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夫妇二人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1947 年 4 月,梁思成在普林斯顿大学

 

1944 年,时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奉命向美军提供中国日占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清单和地图,以免盟军轰炸时误加损伤。这份材料,是梁思成历尽心血完成的。

 

梁思成希望美军能将另外两个不在中国的城市也排除在轰炸目标之外——日本的京都和奈良。因此,今天日本最美丽的两个旅游城市得以保存。梁思成这样解释他提出这个建议的原因——“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此事存疑,仍需证实。)

 

同年的抗战胜利前夕,夫妇二人在李庄这个小村里,完成了平生第一部著作——《中国建筑史》的书稿。为能更方便地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发展与辉煌成就,梁思成在两年后又完成了英文版《图像中国建筑史》的书稿。

 

1947 年底,第二次赴美深造的梁思成决定回国,很多朋友劝他不要回去,因当时国、共逐鹿中原,**胜势已定。

 

梁思成只说了一句话:共.产党也要造房子。

 

梁思成绘制的北京城墙建筑图样之一

 

回国后,他在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系主任、教授,夫妇二人全心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他们深得周恩来器重,不久,梁思成出任了国旗设计小组组长,后又出任天.安门广场英雄纪念碑设计组长。

 

好景不常,梁思成与中央发生了冲突,起因是拆北京城墙。当时的北京城墙可称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城墙,环城长达四十公里,有七百年历史,元朝就开工,明初建成,比明末建的八达岭还早,可谓真砖真墙真古董。

 

1949 年建政之初,市长彭真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对梁思成说:希望将来从这里望过去,要看到处处都是烟囱。梁思成大吃一惊,他认为北京是古代文化建筑集中的城市,不应该发展工业。最好像华盛顿那样,成为政治文化中心。

 

林徽音甚至闯进彭真办公室与其理论,但北京城墙最终还是免不了被拆除的命运。之后林徽因未曾痊愈的肺病加重,她的执拗使她想不通这一切。1955 年,林徽因逝世。

 

周恩来与梁思成

 

让梁思成更加不可理解的事随之而来——文化大革命铺天而至,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遭到批斗、游街,最后被赶出清华,下放到江西农场。在以后的 7 年里,梁思成孤苦一人。

 

1962 年,61 岁的梁思成与比自己小 27 岁的清华大学建筑系资料室的林洙结婚。

 

这段婚姻遇到了来自梁思成亲友尤其是女儿梁再冰的极力反对,在她心目中,林洙进入父亲的生活简直是对母亲的亵渎。

 

而且当时,人们视林洙为比较在乎名利的凡俗女人,还带着前夫的两个孩子,会成为晚年梁思成沉重的家庭负担。

 

在梁思成的坚持下,他们坚定地走在了一起,也一度陷入了亲情的“孤岛”。

 

众多姊妹晚辈都疏离了梁思成,只有儿子梁从诫偶尔回来探望。

 

1972年,为保护中国古建筑耗尽一生心血的梁思成先生,在贫病之中撒手人寰。

 

生命弥留之际,他还重复着这样的话:世界上很多城市都长大了,早晚有一天你们会看到北京的交通、工业污染、人口等等,会有很大的问题,我们不应该走别人走错的路。

 

别忘了,那仅仅是70年代之初!

 

如今,六十多年转眼过去了,不幸的是,梁先生一语成谶。

 

如今的北京,沙漠逼近,河湖干涸、地下水枯竭、阴霾沙尘蔽日、交通令人绝望、人口畸形膨胀,古迹大量减少,文化不断消失,城市功能低弱……

 

北京后人来到这里,几乎已认不出父辈口中的家乡。

 

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人文学者龙应台访问北京后颇为惆怅:“新建筑给我的整体印象是毫无个性、特色和美感,把古城温馨、传统的氛围破坏了,使老北京荡然无存。这些古迹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也属于我。我有一种被剥夺的感觉。好像趁我不在的时候,有人把它毁掉了。”

 

 

在意识到问题的今天,真的真的,欠他一声道歉。

[发表时间:2017/4/20 18:03:56] [访问:1828次]
林楠
新闻记者

 1  1/1 1
快速回复主题:60年前他就提出了雄安新区,至今有人还欠他一句道歉
按此举报本站违法信息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08000330号
顶部